做一个有温度和有干货的技术分享作者 —— Qborfy
思考,快与慢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
举个例子: 肚子饿了去点菜,我们点很多余点菜,然后吃了一阵子就后悔了,如果我们慢慢规划去点,发现别人都已经吃完走了。
温馨提醒:本书涉及N多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专业术语,需要不断查资料去理解其术语的意思,这对经济学、心理学入门有极大的作用。
阅读摘要
- 作者介绍
- 丹尼尔·卡尼曼
- 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奖
- 序言
- 本书的目的:给读者提供更丰富精确的语言来讨论他人乃至自己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升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以正确的判断去有效的干预错误,降低错误的预判和决策造成的损失
- 研究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凭借直觉做出的答案也是共同的,同伴阿莫斯
- 第一,人大体而言都是理性的,其想法通常也是合理的
- 第二,恐惧、喜爱和憎恨的情感是人们失去理智做出的解释
- 可得性法则,解释人们有些事情记得清楚,有些事情却被遗忘
- 启发法和成见,往往能让明白有些决策即使是人在理性状态下,也能做出非常愚蠢的选择,因为其认知有限所导致的
- 需要明白幸运在每个成功事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两个人的智慧总要胜过一个人的想法
- 本书目标,展示在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最新发展的基础上展示大脑的工作机制
- 直觉思维机制对很多事情都起了很多作用,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
- 快思考有时候无法解决很多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慢思考,投入更多脑力、时间、严谨的思考解决方案
-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
- 第一部分,通过双系统(系统1:无意识,系统2:受控制的)进行判断和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
- 第二部分,对判断启发法研究更新,探索了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
- 第三部分,大脑有说不清的局限,因为对熟悉的事物确信不疑,却无法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了解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四部分,在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
- 第五部分,研究两个自我(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描述,两者没有共性
-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 第一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一张愤怒的脸,可以通过直觉分辨出来,无需通过大脑慢慢思考
- 一道乘法算法题的过程
- 能提前大概判断某些答案是错误,不是123和12609,可能是568,这就是直觉——快思考
- 当你开始使用公式去计算乘法,那就开始慢思考了
- 当你计算出结果408或者放弃思考,整个思考过程就结束了
- 系统1和系统2定义
- 系统1,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 本书的重点在于研究系统1,虽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处于系统2去做判断选择
-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很明确
- 系统1负责熟悉环境、短期的推测,遇到挑战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准确的,但是也很容易犯一些成见的错误
- 系统2则持续控制自身,用理性思维去面对一切
- 系统1和系统2有时候会产生冲突,就等于自主反应的行为, 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冲突,如:你肚子饿了,想吃饭,但是你要减肥需要控制自己
- 系统1给人带来的错误直觉,俗称“认知错觉”
- 缪勒–莱耶错觉图,从视觉上能欺骗你,视觉错误
- 如何用系统2去识别认知错觉
- 不能长期的质疑自己的直觉
- 学会妥协,学会区别会出现重大错误的场景,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出现错误
- 第二章 电影的主角和配角
- 系统1才是主角,而系统2是配角
- 因为系统2的很多行为都是由系统1进行主导的
-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导器官
- 瞳孔大小会随着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
- 如何使得系统1和系统2平衡,然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 系统2主要负责重要事情的抉择,不过需要注意系统2如同电表一样是有极限,一旦超过极限就短路,
- 系统2对某件事件的不断练习,那么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从而提高某件事情处理效率
- 系统1主要负责简单判断,只能单一处理事情
- 系统2可以处理“多重任务”—— 不仅需要看字,还要数“的”出现的次数
- 系统2主要负责重要事情的抉择,不过需要注意系统2如同电表一样是有极限,一旦超过极限就短路,
- 从一个任务转移到另外一个任务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简单的说需要时间适应
- 时间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另外一个驱动因素,想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多的事情
- 最轻松的工作方式,就是通过最省力的思维模式去管理大脑活动,不紧不慢的朝目标出发
- 将一个复杂的任务进行拆分成几个简单的任务,变成省脑力的任务
- 三思而后行,指的就是系统1的直觉可能对的,也可能错的,因此需要经过系统2从头到尾思索一遍
- 系统1才是主角,而系统2是配角
- 第三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 最佳散步速度,就是不刺激系统2思考,同时让系统1自然运行起进行思考问题的一种速度
- 人都惰性心理,会对付出努力的工作进行正常反抗,需要系统2进行管理后才能集中注意进入努力工作状态
- 当然,并不是所有集中注意的工作都会引起惰性心理反抗
- “心流”状态,一种无须做出努力就能集中注意的心理状态,如下:
- 当正在认真画画或写作的时候,会忘记时间,忘记自我,忘记他人的状态
- 自我控制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付出努力。
- 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的任务之一。案例如下:
- 又累又饿的面试官很可能否定掉面试offer
- 因为当面试官处于饥饿状态,系统1要求其必须消除饥饿,系统2又要其思考面试者的水平,会发生冲突从而导致面试失败的概率大大提升
- 又累又饿的面试官很可能否定掉面试offer
- 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的任务之一。案例如下:
- “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情,然后途中又面临新的挑战会让你无法自我控制的现象。案例如下:
- 在看一部情感电影的要不准动感情,同时还要按住压力机,会让人无法控制自己
- 自我损耗的前兆
- 改变日常饮食
- 疯狂购物
- 反应激烈且带挑衅
- 对有把握的任务花费更少的时间
- 在做决策的时候表现很糟糕
- 自我损耗其实是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完全不关联的事情导致大脑能量被消耗完(类似短跑后的肌肉内葡萄糖下降),这其中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进行状态缓解
- 因此结论——当一个人处于疲惫或饥饿的时候,是无法理性处理系统2的任务(面试官会拒绝大部分面试者)
- 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案例:
- 球拍和球一共1.10美元,球拍比球贵一美元,那么球多少钱?
- 直觉告诉我们,球是0.1美元,但是一旦经过系统2计算思考后,会发现球0.1美元,那么球拍则是1+0.1=1.10美元,球拍+球=1.20美元,是错误答案
- 如何避免直觉错误答案呢?
- 先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直觉错误答案?原因在我们不愿意付出过多努力去思考
- 避免错误的最佳方式,是需要我们避免思维懒惰,激发思维活跃力,长期对自己的直觉答案保持怀疑,养成习惯后,就会长期处于理性思维状态
- 提高自己的控制力,简单的说就是需要将我们的集中更多注意力
- 这就是古语“三思而后行”的最佳应用
- 惰性思考的特点
- 问题1: 今天得到1000美元,1年得到10000美元,你选哪个?
- 其实没有正确答案,重点在于答案是否有被你真正思考过而做出的选择
- 直觉答案是10000美元,因为可以获取的更多,但是1年后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 更愿意接受系统1给出的答案或选择
- 控制力更低,很容易收到诱惑而做出选择
- 问题1: 今天得到1000美元,1年得到10000美元,你选哪个?
- 第四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联想的连贯性:所有这些都是瞬间发生的,形成一种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模式,这种模式变化多样又能形成一个整体
- 简单的说,就是当你看到两个词语,系统1会自动帮你两个词语随意联想在一起,想象出具体的真实画面,然后引发出一系列影响
- 联想的原则(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
- 相似性
- 时空相接
- 因果关系
- 什么是观点
- 观点就是一张思想巨网的节点,可以被称为联想的记忆
- 观点与观点之间相互联结,一个观点的背后关联着无数其他观点
- 【你觉得你很理解你自己,但是其实你是错误的】—— 你不知道你出现一个观点的背后,联想多少个其他观点
- 有个简单的做法,比如你想减肥,想一想为什么想减肥,是因为想要好身材,想要健康,还是想要拍照发朋友圈,或者其他,然后接着为什么要健康,你会越问越糊涂
- 启动效应,是联想机制的一种场景效应
- 简单的说,比如:喝_和运动_补充文字,我们都会自然的写【喝汤】【运动场】
- 启动效应,等于快速启动联想,也可以引发出【涟漪效应】,从而引起无数心理学家对记忆的进一步理解
- 涟漪效应
- 启动联想后,大脑的思维就像在池塘里的涟漪一样向外扩展,这就是涟漪效应
- 案例:每次吃饭都先喝汤,等到下次要吃饭的时候,就会先等汤做完
- 佛罗里达效应
- 由一组系列词语想到另外压根没提到过的词语,从而影响到人的行为
- 案例:当一群学生正在写生,一部分让其绘画老年人,一部分画年轻人,而绘画老年人的一般行动都会变得慢起来
- 概念运动效应
- 由行为引起对概念的联想作用
- 案例:要求学生每分钟只走30步,由于速度较慢,大部分学生都会想起:老年、健忘等词汇
- 诚实盒子实验
- 在办公茶厅里,摆放一个自助咖啡机,每次喝咖啡需要放入1美元到盒子中,根据不同日期在盒子上放置【眼睛】或【鲜花】的图片,最终得到结果是:
- 放眼睛的时候诚实盒子里的钱比放鲜花的时候多
- 结论:一个象征监视符号便可以改善自身的行为,所以系统1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重要
- 在办公茶厅里,摆放一个自助咖啡机,每次喝咖啡需要放入1美元到盒子中,根据不同日期在盒子上放置【眼睛】或【鲜花】的图片,最终得到结果是:
- 系统1编了一个故事,系统2相信了,那么我们就OK了
- 保持微笑,能让我们心情会变得更加美丽
- 联想的连贯性:所有这些都是瞬间发生的,形成一种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模式,这种模式变化多样又能形成一个整体
- 第五章 你的直觉可能只是错觉
- 认知放松度——用来判断是否需要系统2提供额外帮助到刻度盘
-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 错觉一般是从视觉错误引起,但是记忆也会造成错觉
- 熟悉感觉有着简单而又强烈的不可复反性,这种不可复返性说明是对过往这种经历的一种直接反应
- 熟悉的特性之一:错觉
- 引发认知发送和引发认知紧张的方法是相互的,因此造成
- 你不清楚为什么会让认知变得放松或者紧张,是因为这是熟悉感觉造成的
-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 令人感觉到放松的信息能让人更容易接受
- 因为系统 1让人产生熟悉, 系统 2 依据系统 1 的熟悉感去判断
- 如果某个判断是基于认知放松或者紧张,那么一定会造成错觉
- 任何联想机制运行更加轻松、顺利,都会造成一定的偏见
- 如果需要写一则需要让人信服的消息,利用认知放松原则去帮助自己,具体做法如下:
- 书写的字体应该正式,与背景色反差较大的更容易信服,如:蓝色、红色大字体
- 消息内容应该简洁,同时还要保持易于记忆,如:押韵,更加容易上口,大家都熟悉的知识点等
- 消息应该是真实准确的,而不是错误的否则会让你信服度降低
- 引入名人名言,可提高更多可信度
- 逻辑应该清晰,符合倾听人的信念或偏好,能提高认知放松
- 股票代码容易读或者记住,更容易获得更高回报率
- 自我强化的相互作用也能在认知放松研究中有所体现,如:微笑引起认知放松,皱眉引起的认知紧张
- 认知放松,系统 2 没有介入
- 认知紧张,系统 2 开始介入
- 字体模糊更能让人认知紧张,从而引起系统 2介入,屏蔽系统 1的直觉性答案
- 曝光效应,就是让人不断接触到,不断重复,引起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
- 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现象,可推及所有动物身上
- 一个新鲜的刺激,开始是会谨慎,如果对人没有危险,在不断重复接触下,最终就会去掉谨慎
-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无限联想的环境中的
- 创新与出众的记忆力有关系
- 认知放松与心情愉悦是相互作用的
- 因为认知放松所以心情愉悦
- 因为心情愉悦所以认知放松
- 因此心情愉悦下做的决策大部分都是认知放松下,系统 1的直觉性的,所以当心情愉悦时候做下的决定,更需要谨慎
- 第六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 联想机制的不断激活是自动完成,因此系统 2具备某种自动控制记忆和搜索的能力
- 从第一次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 系统 1 的主要功能: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思维模式,一种常态的思维模式
- 惊喜的两种形式:
- 一种是期望会发生 而没法发生的事情
- 一种是没有期望,但是突然发生的事情
- 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作出解释。我们对那天发生的事情所知有限,于是系统1便熟练地将这些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并不依存于理性思维,它们是系统1的产物。
- 因果性直觉的特点是本书一再出现的主题,因为人们总是很不恰当地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景中。
- 统计性思维总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和总体性质得出个案的结论。
- 系统1缺乏统计性思维,系统2通过学习可以进行统计性思考
- 第七章 字母“B”与数字“13”
- “B”与 “13”的图片展示,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下,系统 1 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 如果对情况熟悉,那么系统 1 做出的判断,无论对错,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 如果对情况不熟悉,那么系统 1做出的判断就会冒很大风险,从而犯下直觉错误,这种错误是可以通过系统 2去避免
- 你做了一个明确的选择,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子做了,这就是系统 1的作用
- 系统 1 不会记得放弃几个选择,甚至不记得曾有多个选择
- 系统 2的职责是易变和怀疑,有意识的怀疑需要同时在脑子记住多种互不相容的解释
- 大脑是如何产生信任的
- 系统 1 的自主运作对某个陈述句也会构建出一种最大可能性的解释,如:白鱼吃糖果
- 系统 2 的工作是怀疑/不信任,但是当人在疲惫劳累状态,系统 2 往往无法工作,更加容易被说服相信一些空洞的话术
- 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 光环效应: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这个人的一切,如:衣着和声音等
- 系统 1 可以通过很多比现实更加简单却连贯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
- 对一个人的观察顺序是随机,但是顺序却很重要,因为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很大程度被消解了
- 老师对学生作业评分也是光环效应的一个例子,这也是为什么应试教育标准答案一直无法改变的原因之一
- 如何避免光环效应对我们的影响:
- 采取的避免光环效应的评卷方法遵循了一个普遍原则:消除错误的关联!
- 想要从大量证据来源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你应设法使这些来源相互独立。这也是警察办案时所遵循的规则。
- 如何节省开会时间,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
- 避免开放式发言和强势的人意见,使得大部分人都跟随其意见
- 眼见为实的想法让我们仓促做出决定
- 联想机制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就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
- 衡量系统1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它所创造的情境是否具有连贯性,而与故事所需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
- 寻找连贯性的系统1和懒惰的系统2相结合,意味着系统2将会赞同许多直觉性的信念,而这些信念又准确地反映了系统1产生的印象。
- 在证据不足到情况下过早下结论对我们理解直觉性思考非常有帮助,一个缩写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 知道得很少反而可以把已知所有事物都囊括进连贯到思维模式中。
- 眼见为实到理念有助于达成连贯性和认知放松的状态,从而让我们相信某个陈述是真实到。
- 框架效应、比率忽略等
- “B”与 “13”的图片展示,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下,系统 1 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 第八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
- 系统1以不同的方式运行,不断监视大脑外的一切,提供基本的评估给到直觉性判断,系统2则是调用注意力和通过搜索记忆去寻找答案,提供判断。
- 启发法和偏见研究方法的基础理念: 系统1的直觉性判断
- 系统1的特点:
- 具备跨维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
- 没有特定意图的评估一切
- 直觉性判断可能会影响候选人到底能否成功获得选举
- 自信的微笑 + 方方的下巴
- 判断启发法,
- 与强度等级匹配到描述,是系统1的新能力
- 系统1能根据不同的强度去匹配不同的描述
- 如:杀人等于红色,小偷则是浅红色
-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做出直觉性判断
- 结合思维的强度匹配,就可以解释我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可以作出直觉性判断
- 第九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面对很多事情或者问题,我们都能很快有直觉的想法,也能作出答案
- 因为我们针对一些没有遇到的问题或者更加复杂的问题,去想类似更加简单的问题去回答
- 这就是启发法,而针对目标问题,我们总能想到其相关到启发式问题(更简单的问题)
- 用一个更加简单到问题替代原来复杂到问题,是一个解决难题到好策略
- 思维的发散性可以使懒惰到系统2摆脱繁重的工作,快速找到难题的答案
- 如何理解这一点,思维的发散性就是让人产生联想,从而启发到更多的可能性
- 立体启发法: 远处到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 立体大小替代平面大小氏自主发生的
- 同用的问题,通过顺序替换就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关联关系
- 你最近幸福吗? 你上个月约过多少次约会? —— 幸福与约会次数无关
- 你上个月约过多少次约会? 你最近幸福吗? —— 幸福与约会次数成正比
-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 为什么喜欢了就会认同,是因为系统2虽然是最高决策地位,可以抵制系统1的建议,但是更多时候系统2是系统1的赞许者而不是批评者,
- 系统2搜索记忆和复杂计算的启发,都是源自系统1
- 第一部分总结:
- 系统1自主快速运行,只需要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需要努力思考,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 有时候用简单点到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到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 系统2的长期思考训练会形成系统1的直觉反应
- 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发散性)
- 第一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第十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 系统1非常擅长一种思维模式,自动且毫不费力地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使这种关系根本不存在
- 系统1对于纯统计学到数据时候是束手无策的
- 一个随机事件是不需要解释的,但一连串的随机事件就有规律可循
- 大数法则是大样本的数据比小样本的数据得出规律更加精确,但是为什么更精确的原因是什么?
- 小样本到出错风险可能高达50%
- 评估大样本和小样本的依据是什么?需要用到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去确定样本数据的数量和范围
- 小数定律指的是随机取样的直觉会让数据更加容易找到定律,从而断言大数法则复合小数定律
- 简单的说,就是从小数获取到的定律,让人盲目相信即使使用大数据去统计也能得到相同到规律
- 信任多于质疑到普遍性偏见
- 人们对于样本大小没有足够的敏感性
- 因为系统1并不善于质疑
- 小数定律就是普遍性偏见到一种表现,就是对事物的信任大于质疑,从而导致就是相信小样本数据能反映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
- 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
- 联想机制是会搜寻原因的,即使这个是错误的
- 对于随机性的广泛误解有时会带来重大影响
- 小数定律包含在大脑工作的两个重要部分:
- 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只是众多错觉中一种
- 对偶发事件做出因果关系解释必然是错误的
- 第十一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什么是锚定效应
- 人们在对某一未知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
- 例子:下高速后会保持一段时间高速行驶
- 为什么会有锚定效应,因为对锚定值的调整通常是不足的
- 如:孩子会把音乐调很大声,家长却觉得很吵闹,这是因为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真心需要,自己需要作出调整,对音乐的锚定值作出调整
- 什么是调整? 调整就是刻意去寻找离开锚定数字的理由,而且是一项需要付出努力的活动
- 调整不足是软弱或者懒惰的系统 2 的一种失误
- 暗示是一种锚定效应,是一种启动效应,当你开始联想记忆,就会启动系统 1 去选择性激活从而产生一些误差
- 锚定效应的两种类型:
- 研究手法
- 理论观念
- 系统 1 试图建立一个将锚定数字视为真实数值的世界
- 选择性记忆激发解释了锚定效应,如大小不同的数字能激发起记忆中不同的观念体系
-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如何给商品定价,能让商品价格更符合客户的接受程度
- 如何给拍卖物品定价
- …
- 如何确定锚定效应的适应性:
- 锚定效应解释了饥饿营销的有效性,也就是限量销售
- 抵制锚定效应在商品谈价中的影响,激活系统 2 中的记忆来抵制锚定效应,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搜索大脑关于商品的定价,减少因为锚定效应导致的数字影响
- 随机锚定效应让我们更加了解系统 1 和系统 2 之间的关系
- 判断选择是锚定效应的结果,因为虽然判断选择是从系统 2 完成的,却是依据系统 1 进行自主的无意识的运行,而系统 1 是很容易受锚定效应影响,影响是因为某些记忆更容易让人回想,这也是为什么广告词需要更让人容易记住
- 如何利用锚定,引导锚定的影响,让我们更好的思考:
- 放大锚定效应的影响,任何数字都可以会影响你,所以你需要抵抗一些常见数字
- 如:炒股中,中国人最受影响的是 6、8 或者 5 整数倍数,看来起来更加友好的数字,那么你不应该买这类数字结尾的,如同对 4 数字的不友善,反而更应该接受,或者其他随机数字,同时你需要观察收盘的数字,观察主力对数字的敏感度
- 锚定效应的使用,给对方一些锚定值,不单单只是数字,还包括一些方案,同时要抵抗对方给到我们的一些锚定效应影响,去反向思考一些可能性
- 什么是锚定效应
- 第 12 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 什么是可得性启发法?
- 估计某类事件出现的频率,大脑是怎么运作的,就是启发法
- 从记忆中搜寻这类问题的实例,以搜索过程的轻松程度判断概率的可过程,叫做可得性启发法
- 轻松,需要大脑搜索多少个实例为标准
- 可得性启发法,用一个问题替代另外一个问题,用来作为决策的判断依据
-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的关系融洽,如何理解?
- 可得性偏见,如:明星出轨、飞机意外、亲身经历的图片等
- 抵抗这么多偏见会让你身心俱疲,因此所有的偏见都不是坏的,有些偏见更加有利于关系融洽,如:夫妻评价对方
- 可得性偏见影响我们对自己,或者他人的看法
- 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轻松程度来衡量
- 可得性偏见是一种心里悖论,对事情越有意见,表示也看重这个事情
- 学生对课堂的建议越多,对课堂评价越高
- 判断涉及自身情况的人往往更有可能关注他们从记忆中提取的事件数量,对轻松程度不太关注
- 我没有满世界做民意调查来告诉自己怎么做才对,知道自己的感受就够了
- 可得性启发表明,对直觉的依赖只是个人品行特征的一部分,提醒人们,相信人品等于相信人们对于自己的直觉
- 什么是可得性启发法?
- 第 13 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 可得性效应,能解释对买保险后的行为模式和灾难后的保护性行为模式,如:每次灾难后,人们都会去买保险或者做一些预防行为去形成自我保护和减少损失
- 问题:被闪电击中和食物中毒哪个意外致死率更高?
- 计算概率,直觉性思维会觉得食物中毒概率会更高,但是事实却是闪电击中后的致死概率是中毒的两倍以上
- 作出判断或决策会受情绪影响,如:喜欢、恨、感觉强烈程度等等因素
- 情绪启发是替代问题回答思维模式的一种,如:简单的问题是我对它感觉如何,而情绪启发思维模式往往会让你回答,我对它的评价如何?
- 可以通过一些知识传播影响人们的感性认知,从而影响人们对某项技术的风险判断,如:发布会的宣讲等等
-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风险事件变成公共危机?
- 人们是感性而非理性,容易被琐碎细节左右,如:当专家提出与非专业性判断有偏差的时候,应当遵从“双方必须尊重对方的见解和智慧”,因为风险是客观的
- 还有一种观点是, 专家是抵制大众越轨的壁垒,从而导致政府提出一些政策对风险的认知有偏差,而这种政策就叫偏见植入政策,专业术语是“效用叠层”
- 效用叠层,是一连串的自持事件,可能开始于相对次要的媒体报道,从而引发群众恐慌和大规模政府行动
- 简单的理解,就是由于政府对于大众理解有偏差,出台一系列不符合政策,被媒体一开始报导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 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定制者不能代表大众的利益,忽略普遍存在的大众情绪思维,从而引发大众抵制政府出台的决策
- 效用叠层的现象就是媒体大肆报导和宣扬那些还没有真正发生的事情
- 第 14 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 简单的问题:汤姆的专业是工商管理、计算机、法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 大脑直觉思路,根据专业招生规模去统计,判断最有可能的概率选择,这就是基础概率比较
-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 在有典型性描述的证据,大家都会忽略基础概率的比较,比如:刻意描述汤姆的性格更加偏向理科,那么我们的大脑会忽略基础概率比较,直接偏向理科专业
- 去解释某个词的含义是比较困难的
- 通过典型性去做判断决策是正常的,但却不是最优选择(站在统计学的角度)
- 典型性启发的两个错误:
- 过于偏向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在地铁里阅读书籍的人,是有博士学位,还是没大学文凭的人
- 对证据或数据的质量不够敏感,如:没有被验证的描述的汤姆语句会影响我们对汤姆专业的判断
- 如何避免典型性判断思维
- 用贝叶斯定理去约束思维模式
- 基础比较概率非常重要,即使目前已有证据
- 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 简单的问题:汤姆的专业是工商管理、计算机、法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 琳达的描述让其看起来更像一个女权主义者,而不是银行出纳
- 因此给出的选择中:
- 银行出纳
- 一个女权主义的银行出纳
- 因此给出的选择中:
- 正常思维下,我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女权主义的银行出纳】,但是这个的概率往往会比【银行出纳】的概率低
- 这又违反了概率思维的逻辑
- 这种思维模式,叫做“合理谬误”
- 这也是典型性判断和概率性判断最佳实践案例,典型性判断更符合大脑思维
- 人们更加愿意相信更加详细描述的情节,如:
- 马克有长头发
- 马克有金色的长头发
-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 A套餐具比B套餐具多了几个,但是B套餐具是完整,所以哪怕A套价格低,数量更多,那么大多数人会更加愿意选择B套
- 这个逻辑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更加愿意选择【琳达是女权主义的银行出纳】,因为大家更加愿意相信完整的信息
- 背后的也是因为系统2的惰性,导致我们大脑直接通过系统1直觉判断的原因存在
- 在实际生活,关注弱点是辩论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 也是律师辩论去让证人受到怀疑
- 一个非常贵重的东西,赠送一个便宜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也就没那么贵重了
- 琳达的描述让其看起来更像一个女权主义者,而不是银行出纳
- 第16章 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有说服力
- 案例:一个证人说肇事车辆为蓝色,证人正确概率为80%,而数据统计:绿色车辆占85%,蓝色车辆占15%,那么肇事车辆是蓝色的概率为多少?
- 正常思维,相信证人的概率, 忽略基础数据的概率, 得出概率80%
- 基于贝叶斯公式:P(A|B) = P(A|B)*P(B)/P(A),应该结合两者的概率去计算,同时需要第三者统计概率为:证人说法得到验证为正确率
- P(A)为 正常情况无证人下,车子为蓝色正确率15%
- P(A|B)为 证人说法得到验证为正确率 80%
- P(A) 为 所有证人说法得到验证为正确率
-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会改变人的看法
- 如:车子为绿色肇事概率为85%,那么你会觉得绿色车肇事概率更高
- 忽略统计基础概率,有了因果关系概率后,就会更加容易忽略
- 因果关系有说服力,是因为我们有思维定式
- 思维定式=系统1在大脑形成的范畴规范和原型范例
- 系统1更加适应因果关系的,更容易处理因果关系的事情
- 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于助人
- 容易赋予个人典型特征
- 情境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思想结果
- 受试者不愿从普遍现象中推导出特殊性,如同他们愿意相信从特殊性归纳出普遍性
- 用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统计学结果对想法的影响更大
- 因此,统计学信息的结果难以影响大家,但是它会变成普遍规律的可信过程中
- 案例:一个证人说肇事车辆为蓝色,证人正确概率为80%,而数据统计:绿色车辆占85%,蓝色车辆占15%,那么肇事车辆是蓝色的概率为多少?
- 第 17 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 技能训练原则:奖励良好表现比错误惩罚更有用
- 教练的反对观点:惩罚做的不好比奖励良好表现更有用,因为惩罚后,下一次的表现会变得更好
- 原因:
- 因为教练把随机的良好表现与因果解释关联在一起
- 表现好的不是固定的,而表现不好是因为下一次有进步空间,这和奖励惩罚没有任何关系
- 思维窘境:人类环境中一个意义重大的事实:生活给予我们的反馈常常违背常理。
- 正常生活思维,当有人对我们好,我们也会对其友好, 但是当有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也会对其不好。
- 但是从统计学角度看结果,却是对人好得到惩罚,对人不好得到奖励
- 第一次表现与第二次表现没有关系
- 因为从多次表现去统计,所有的结果都是回归平均值,这就是回归效应
- 回归现象的发现意义不亚于万有引力
- 相关性和回归性并非两个概念,而是对同一个概念做出的解释
- 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归平均值的情况
- 案例 1: 聪明的女人往往会嫁给不聪明的男人,因为结婚与智商的关系无关,但是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人们往往通过因果关系去描述这一现象
- 回归效应,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统计结果会偏离预期
- 解释了为什么第一次表现好的,往往后面表现会变差,因为第二次表现会回归平均值
- 技能训练原则:奖励良好表现比错误惩罚更有用
- 第 18 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加恰当有效
-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都需要预测,如:建筑需要预测多少袋水泥?投资的风险预测?等等
- 那么如何做到让直觉性预测更加恰当有效?
- 系统 1的几个机制参与了预测:
- 搜索证据与预测目标的因果关系
- 证据的评估与相关规范的紧密联系
- 这就是通过问题和信息引起的联想记忆
- 偏离预测方向的直觉,通过强度匹配和替换思维去让我们直觉预测发生偏差
- 很多直觉都让我们偏离预测方向,就是说我们的直觉会让我们的决策出现偏差
- 如何对直觉性预测进行修正
- 步骤 1 找到基准线,也就是回归大众的平均点
- 步骤 2 根据直觉+证据,找到预测目标的平均点
- 步骤 3 评估证据与平均点的关联关系,按照百分制
- 步骤 4 最后判断直觉预测平均点与平均点的对比,判断预测的正确性
- 直觉性预测需要校正是由于它并不具有回归性,因此是带有偏见的。
- 直觉预测是允许的,只是需要修正,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禁止直觉预测
- 当你的信息不足的时候,直觉预测是允许的
- 替代的运行机制,会将极端获取的信息与极端预测目标做关联匹配,从而让你相信你自己的判断
- 如:投资两家公司,当你对一家公司信息完全掌控,一家公司信息不透明,那么你会认为不透明的公司反而更加具有投资性,因为直觉预测会让你认为不透明的公司的不可预测性会成长的更好
- 回归平均值,需要系统 2 进行特殊的训练,但是往往我们又会通过因果关系去错误描述平均值
-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都需要预测,如:建筑需要预测多少袋水泥?投资的风险预测?等等
- 第十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 第 3 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 第 19 章 “知道”的错觉
- “叙事谬误”的概念,用来描述存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对未来的预期的。
- 知道的错觉就是“叙事谬误”的一种表现,人们往往通过结果去给自己的行为进行错误的解释
- 知道的错觉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眼见为实,其实就看到结果,然后通过结果去证明因果关系
- 这个错觉的核心是我们认为自己了解过去,这也表明未来也应该是可知的,但事实上,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
- 当你接受一种新的观点,那么你无法回忆起之前的认知,因为记忆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 你无法重构过去的想法,这种情况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你低估自己受往事影响的程度。
- 如:当你观看一场比赛前,你预估 A 队会赢,但是 A 队最终输了,你很难想起为什么之前会预测 A 队会赢。
- 后见之明,俗称马后炮,当结果越严重,那么马后炮的人会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 系统 1 的意义构建体系,会让我们相信世界是可预测,更简单,更整洁的
- 简单的理解,就是更加努力和更加智慧,会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 企业长青的秘诀,大部分书籍都是说的智慧和勇气
- 企业的发展与领导者和管理措施有关系,但是也不大
- 大部分畅销的经济书籍都推崇,夸大领导风格和管理措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不要带结果偏见,即使这个偏见有时候有用的,但是这个偏见是愚蠢的
- 第 20 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系统1是在信息有限的情况得出的结论,而这种结论过程很复杂,基于眼见为实和逻辑的连贯性。
- 士兵测评案例的错觉 —— 有效性错觉
- 仅仅根据某个场景去对士兵去做评测,是有效的,但却是错误的评测
- 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
- 股票第一疑问:是什么让人觉得卖了的股票,有人愿意买?双方都觉得当前股价有问题,太高或者太低
- 股票交易股票后比上一支股票获得收益更高的概率平均值是3.2%,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回归平均这个概念
- 股票市场中,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的投资者,都很难预测股票市场,因为股票市场是随机波动的
- 主观自信与专业知识给错误直觉提供生存的土壤
- 认知错觉比视觉错觉更加固执
- 认知来自人的强大专业知识
- 短期走向是可以预测的,准确率会比较大,而长期的走向是不可预测,即使有再多的证据
- 股票投资者大部分人都认为市场是可以预测的,且自己比其他预测更加准确
- 专家的解释往往是在事情发生后详细阅读整个事件发展过程,才按照自己的理解逻辑,用一种因果关系逻辑去解释
- 第 21 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 保罗米尔,通过临床计算预测后续医疗结果
-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准确
- 案例:阿什菲尔特通过天气三个特征计算葡萄酒的未来价格,十分准确
- 为什么:
- 专家总是想要更加聪明,增加了很多复杂因素计算,从而忽略原则性的原因
- 人们对于复杂的信息最终难以统一判断
- 要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应该统一公式
- 闭上眼睛的直觉判断比主观判断更加准确
- 原因:按照规定收集客观信息并对不同特征进行打分
- 因为主观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其结果的判断
- 第 22 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 直觉是否成为判断的依据,最终的成功与失败的界限
- 判断一个艺术品是否为真品,往往就在眨眼间
- 决策定制理论,预知认知决策模式,直觉判断就是这么一种思考模式
- 第一阶段,通过系统1联想记忆制定一个计划
- 第二阶段,在系统2针对这个计划去确认是否有效
- 如何锻炼专家型直觉
- 学习需要一定的反复强化,直到形成记忆
- 情感学习会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 记忆是有意识的,可以解释你面对问题的情绪
-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
- 当环境或者信息是有规律可循的场景,你应当相信专家,如:消防员、临床护士和其他专业知识的专家
- 如何练习专家直觉
- 一个可预测、有足够规律可循环的环境
- 一个通过长期训练练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 参考案例:象棋
- 专业技能不是单一技能,而是由许多技能组成的,因此专业也存在局限性
- 专家直觉的局限性:
- 在一个不够规律或者不符合规律判断的环境里,直觉判断就无法有效判断
- 直觉是否成为判断的依据,最终的成功与失败的界限
- 第 23 章 努力养成采纳意见的决策习惯
- 内部预测完成一个项目所需要花费时间?
- 内部预测大约是1年半~2年
- 外部团队在通用条件, 平均完成这个项目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5年~7年
-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清楚我们自己的状况,和外界所给予的判断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 预测的方法:
- 两种预测方法,一种是内部,一种外部
- 最初的预测往往是错误的,因为没有经过内外部的再次验证
- 非理性坚持,面对选择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去理性去坚持做一件事情
- 比起外部预测,我们往往更加相信内部预测
- 一开始内部预测是正确的,因为开始的数据和信息都是我们能掌握到的
- 但是未来的数据信息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内部预测会变得不准确,因而会更加依赖外部预测
- 外部预测不是100%准确,需要符合当前条件的数据参考,更加依赖外部预测来源
- 更相信内部预测往往更加符合人们的道德心理
- 规划谬误:过于乐观的计划
- 不切实际的让所有条件都处于理想状态
- 通过参考类似情况进行规划
- 如建筑一栋楼的预算,往往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变化
- 减少错误决策的有效方法
- 明白为什么会发生错误决策,是因为看轻或是忽略分布信息的普遍趋势
- 计划者应该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布信息。
- 参考类别预测
- 识别对应的参考类别,如:厨房改建、大型建筑项目等
- 获取参考类别的统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作为基准参考
- 有特殊特别的原因会比参考类型偏差,可以使用此特别信息对去预测进行调整
- 高管提出乐观的计划往往忽略可以规避的困难,因此需要控制高管的计划能力
- 预测课程项目的主要意义:
- 没有参考类似项目经验
- 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 往往会忽略外部意见
- 不愿意思考正在发生的事情
- 最终总结,更加明智的去听取外部意见,需要刻意训练形成的思维模式
- 内部预测完成一个项目所需要花费时间?
- 第24章 乐观是一把双刃剑
- 规划谬误是普遍存在的乐观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 以为世界很美好,但是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 以为自己贡献很大,但是其实没有那么大
- 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但是未来总是未知
- 乐观心态的人有以下几个特征:
- 开朗快乐,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 对失败有更多的承受力
- 注重身体,免疫系统能力高
- 做一个乐观但是不脱离实际的强调积极情绪的乐观主义者,才能更好享受乐观的好处
- 规划谬误是普遍存在的乐观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 第 19 章 “知道”的错觉
-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 第 25 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选择
- 人不会完全理性或完全的自私
- 心理学和经济学分别研究的是:人类和经济人
- 面对风险,我们都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 在不同的简单风险之间和在有风险与确定的事情之间,是什么在控制人们的选择?
- 简单的风险:40%赢得 100 块, 100%获取 10 块,会如何选择?
- 决策理论:研究人们如何在风险之间做出决策的理论一句
- 期望效用理论:理性代理模式,基于理性的基本原则做出决策
- 前景理论,待阅读文章《前景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
- 框架效应:由无关紧要的措辞变化引起的巨大偏好变化
- 在不同的简单风险之间和在有风险与确定的事情之间,是什么在控制人们的选择?
- 伯努利的财富效应:通过一个函数去将心理强度与刺激大小关联起来,如:对心理价值和金钱的欲望与钱实际数量的之间的关联关系
- 人们做出的各种选择并非与金钱价值关联,而是基于各种心理价值,就是做出这个选择能得到的成就感(效用)
- 财富的边际价值递减现象,越大的财富对于增长的期望与风险的压力是相对的,如:100 万赚 300万,等于 300%,这个时候对于风险的抗压力强,如果时候 1000 万赚 300 万,等于 30%,这个时候对风险抗压力小
- 这就是保险公司的心理理论依据,当穷人 100 万损失 30 万等 30%,而富人1000 万损失 30万等于 3%
- 伯努利财富效用的错误:
- 当穷人从 100 万赚到 500 万和富人从 1000 万亏到 500 万,那么穷人和富人财富一样,他们是否一致心理价值呢?
- 因此,伯努利财富效应应该从近期变化去证明,而不是依据当前财富作为依据
- 从伯努利财富效应理论的错误中发现:
- 理论诱导的盲区(theory-induced blindness),即一旦你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
- 第 26 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 效用是伴随财富的变化出现的,而不是伴随财富的各种状态出现的。
-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冒险一博?
- 面对盈利和亏损,即使获得的财富值是一样的,但是做出的选择是不同的
- 选择 1:给你 1000 块,100%再获得 500 块,50%获得 1000 块? 大部分选择获得 500 块,100%获得 1500 块
- 选择 2:给你 2000 块,100%损失 500 块,50%损失 1000 块?大部分会选择 50%损失 1000 块,即使100%损失 500 块, 最终也是 1500 块
- 伯努利理论的弱点:缺失初始依据参考,无法准备评估最终的得失选择。
- 面对盈利和亏损,即使获得的财富值是一样的,但是做出的选择是不同的
- 前景理论的三个认证特征 = 系统 1的运行特征
- 参照点,适应水平
- 降低敏感度的原则,财富变化和感觉纬度是一样的
- 损失厌恶,损亏比盈利影响更大
-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比盈利反应更多
- 做出选择,必须平衡盈利和亏损
- “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受更强烈”,因此人们往往会规避损失。这也是大多人不愿意去冒险
- 像一个商人去思考,或者像一个经济人思考,去降低损失厌恶系数
- 前景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
- 前景理描述的是:影响人们情绪的是得失,而不是最终获取多少财富
- 但是无法描述后悔情绪,因为后悔情绪是另外一种参照点
- 后悔这种体验依赖于你本应该采取却没有采取的意见
- 第 27 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 所有缺失参考点的理论会陷入一个错误:
- 拟定各项事务状态的效用只依赖于该状态本身,并不受过往的影响。
-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割舍自己拥有的东西?
- 禀赋效应: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
- 为什么:因为损失厌恶的理论,得到是乐趣,而失去比得到影响更加强烈
- 但是禀赋效应并没有普遍性,如:商品等价交换
- 因此引发另外一个问题:R 教授不愿意出售葡萄酒和市场交易的区别?
- 交易实验:所有代币都集中到那些能从实验人员那儿拿到最多钱的受试者手中。市场魔力显神威!
- 金钱或商品:最终会流入对其作用最大的人群中,简单的说,如果金钱在你手中能发挥最大作用,那么金钱会不断的流入你的手中
- 得出区别的原因:
- 正常商品交易:如果“买方”不觉得花钱买下这个杯子是种损失的话,这个相似的现金值便与我们的预期正相吻合。
- 非正常商品交易:当卖方觉得这个杯子卖掉是一种损失,就会持续持有
- 像商人一样思考和交易
- 理性的代理人来说,从前的买价与自己根本就不相干——当前的市场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 而现实中的人来说,高价购买的房子的业务希望以更高的房子卖掉
- 如何让禀赋效应消失:
- 经常交易可以降低禀赋效应
- 长期拥有一个商品,大概率会出现禀赋效应
- 商人思考点: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那个杯子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吗
- 有了这个问题,禀赋效应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得到的快乐和放弃的痛苦之间的不对称性没有关联。
- 对于穷人来说,花钱就意味着损失。
- 买不同的商品就是不同的损失,只是哪个损失比较少一点
- 因此商人思考模式对于某些人并不符合,但是对于炒股的人更加适合思考
- 所有缺失参考点的理论会陷入一个错误:
- 第 28 章 公平性 —— 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 第 25 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选择
术语解释
1.可得性法则
- 一般又称可获得性启发、易得性法则
- 人们是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事情的重要程度的,而这往往也与媒体报道的广泛程度有关。
- 解释人们有些事情记得清楚,有些事情却被遗忘
2.启发法和成见
- 启发法,或者称策略法、助发现法、启发力、捷思法
- 在不可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或不切实际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启发式方法来加快找到满意解决方案的过程。
- 解释了在知识有限(信息不完整)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得出可能陈述或可行解决方案的艺术。
- 简单理解,在完全不理解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原则性的原理去得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3.缪勒–莱耶错觉图
缪勒莱耶错觉是指前提为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假如一条线段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线段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要显得比后者长得多。如下图所示:
4.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状态
- 是什么
- 心流状态是一种精神状态,其特征在于完全沉浸在活动中并专心致志,使相应过程令人满足且令人愉悦。
- “心流”这个词是心理学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在 1975 年创造的,当时他观察到一些艺术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以至于忽视或根本不受食物、饮水或睡眠需求的影响。
- 心流状态的明显标志
- 高度专注
- 行动和意识高度融合
- 完全沉浸其中
- 有一种毫不费力就能完成任务的感觉
- 对手头任务有很强的控制感
- 失去时间感/忘记时间
- 感到任务本身就是回馈(甚至在任务完成之前就感觉如此)
- 进入心流的条件
- 明确的目标
- 可战胜的挑战
- 让人能享受其中/有回馈的活动,也被称为本身具有目的的任务
- 怎么做
- 消除干扰:需要时间来适应一项任务,确保这段时间没有任何干扰
- 静下心来:建议要素是冥想练习
- 更专注:减少场景切换或任务切换
- 工作富有挑战性:增加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5.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
- 俗称“内耗”
6.联想的连贯性
联想的机制,是人类大脑思维活跃最常见的一种
启动效应
- 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涟漪效应
- 启动联想后,大脑的思维就像在池塘里的涟漪一样向外扩展,这就是涟漪效应
- 案例:每次吃饭都先喝汤,等到下次要吃饭的时候,就会先等汤做完
佛罗里达效应
- 佛罗里达里大部分是老年人,所以一想到佛罗里达,就会想到年老,白发,缓慢行走,其实是联想效应一种表现
7. 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英语:Bayes’ theorem)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定理,描述在已知一些条件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比如,如果已知某种健康问题与寿命有关,使用贝叶斯定理则可以通过得知某人年龄,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某人有某种健康问题的概率。 —— 贝叶斯定理 维基百科
- 用公式去解释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或者判断某件事情的正确性概率
- 当事件B发生后,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概率1
- 反过来需要思考, 事件A发生后事件B发生的概率2
- 概率1 != 概率2
- 贝叶斯定理,通常用来解决去检测或者判断某个事情的概率,
- 案例1:检测公司有多少人得新冠,通过检测纸的准确概率+平时公司阳了的人基础比率去判断检测,得出公司大概率有多少人可能得了新冠
8. 前景理论
1970年代,卡内曼和特沃斯基系统地研究这一领域。长久以来,主流经济学都假设每个人作决定时都是“理性”的,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展望理论加入了人们对得失、发生概率高低等条件的不对称心理效用,成功解释了许多看来不理性的现象。展望理论对分析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康纳曼更因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展望理论是描述性而非指示性的理论——它旨在解释现象,而非分析怎样作决策才是最好的。利用展望理论可以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前景理论(展望理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单结果本身。
解释描述人们为何在当下做出选择的理论依据,而不是作为决策依据。不过可以利用理论去分析当前面临选择的可能性。
9.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 [1]或厌恶剥夺(英语:Endowment effect),形容当一个人拥有某项物品或资产的时候,他对该物品或资产的价值评估要大于没有拥有这项物品或资产的时候。
这一现象常常用于行为经济学的分析中,并与损失厌恶的理论相联系。由于禀赋效应,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见,导致对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远远大于对于追逐利益的考虑,因此人们在出卖物品或资产时,往往索价要比其本身更高的价值。
这在炒股中往往很常见,当你拥有一只股票的时候,你往往会收集无数利好的消息去以为它会持续上涨。而不是因为你看到利好的消息而去拥有一只股票。
相关书籍
- 斯坦诺维奇 《理性和反思性思维》
- 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 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
- 纳西姆·塔勒布所著的《黑天鹅》
- 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 《哈佛幸福课》
- 《注意与努力》
- 菲利普·罗森茨威格《光环效应》
- 波顿·麦基尔(Burton Malkiel)的著作《漫步华尔街》
- 保罗·米尔《临床与统计的预测:理论分析与事实回顾》
- 罗宾·道斯的论文《决定中非正当线性模型的稳定之美》
- 《前景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
- 本文作者: Qborfy
- 本文链接: https://www.qborfy.com/study/think-fast-slow.html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